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法西斯德国和日本作为轴心国的核心成员,对世界各国发起了侵略战争,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。最终,二战以这些国家的战败告终,他们也因此接受了历史的审判和制裁。然而,尽管两国都是战败国,德国如今拥有正规军,而日本却只能拥有一支自卫队来承担防卫任务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?
在讨论德国与日本的罪行时,我们不可忽视它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。德国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全球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,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。二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,据统计,全球共有约5500万到6000万人死亡,1.3亿人受伤,合计死亡或受伤的人数达到1.9亿人。死亡人数最多的是苏联,约有2680万人,其中军人死亡人数为890万人(有的资料称为1400万人),而其他则是民众。而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也遭受了极大的牺牲,死亡人数达到1800万左右。德国与日本为这种惨痛的历史负责,因此,战后,这些国家受到了一系列的惩罚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散其军队。
展开剩余73%那么,为什么德国最终又重新建立了正规军呢?这与战后的德国所处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。德国投降后,战胜国——苏联、美国、英国和法国——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:苏联占领东部地区,英国占领西北部,法国占领西部,而美国则占领了西南部。与此同时,柏林也被四国分治。然而,各占领国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,因此在处理德国问题时各自采取不同的措施,最终导致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,分别由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控制,背后支持的分别是苏联和美国。随着冷战的加剧,苏美两大超级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,都支持各自控制的德国部分逐渐恢复军事力量,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。
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,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。统一后的德国将原东德和西德的军队合并,成立了如今的德国联邦国防军。因此,德国能够拥有自己的军队,实际上是冷战时期东西对抗的产物。虽然德国重新拥有军队,但作为战败国以及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,德国对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、核武器等仍然存在严格的限制,无法突破这些红线。
与德国的情况不同,日本战后的情形则显得更为复杂。虽然日本在战败后也按照类似的分区占领方式被分为四个区域:苏联占领北海道及本州岛北部,美国占领本州中部,英国占领九州岛,中国则控制本州岛南部地区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最终除了美国之外,其他国家都放弃了对日本的占领。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,并不希望日本拥有任何形式的军队。因此,在战后,美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,不允许日本恢复军备。
然而,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,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。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,美国决定重新评估对日本的政策,支持其恢复一定的军事力量。1951年,日美签订了《日美安保条约》,日本开始逐步恢复军事力量。1954年,《防卫厅设置法》和《自卫队法》相继颁布,标志着日本自卫队的成立。自卫队并不等同于一支正式的国防军,但它具备了保护国家的基本能力。
尽管如此,由于《和平宪法》规定日本放弃战争、并不承认国家交战权,以及美国驻军的存在,日本的自卫队始终不能升级为一支真正的国防军。不过,时至今日,日本的自卫队已经承担起了类似于国防军的职责,它不仅在本国保护防卫任务上发挥作用,还曾在国际上参与诸如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。虽然名义上它被称为“自卫队”,但实际上,其武装力量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,类似于一支正规军。尽管如此,由于战败国身份的限制,像德国一样,日本在某些方面仍然无法突破一系列军事“红线”。
总的来说,德国和日本战后军队发展的差异,主要与它们各自的历史背景、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以及各自的宪法和政策密切相关。虽然两国都曾因侵略战争而遭受惩罚,但它们在军事力量上的发展却呈现出了不同的轨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